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三方面政策,包括激發活力擴大就業容量,拓寬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強化幫扶兜牢民生底線。
《通知》提出,支持國有企業擴大招聘規模,對按照工資效益聯動機制確定的工資總額難以滿足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的國有企業,2023年可給予一次性增人增資,核增部分據實計入工資總額,并作為下一年度工資總額預算基數。同時,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規模,挖掘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存量,統籌自然減員,加大補員力度。
這些舉措,將有助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緩解就業壓力,助力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今年以來,隨著疫情形勢漸趨平穩,一系列政策發力,穩經濟舉措顯現出明顯效果,經濟進入疫后復蘇上升期。但還要看到,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結構性失業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這正是國辦發布《通知》,出臺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重要意義和現實價值。
就業不僅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將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亦對此作出強調,要求切實保障好基本民生。
今年就業形勢嚴峻復雜。一方面,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預計2023年將達到1158萬人,創歷史新高。另一方面,市場吸納能力有限,不采取超常規措施,無法讓這么多人順利就業。兜牢民生底線,把失業率控制在目標之內,是各級政府的職責。
在解決就業問題上,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要發揮積極作用。這就需要在兩個層面持續加力:一方面,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要夯實社會責任,盡可能擴大招聘規模,挖掘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存量,加大補員力度,緩解就業壓力。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為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創造條件,給予政策支持。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對機關事業單位吸納就業見習人員給予見習補貼,用于支付見習人員基本生活費、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這些都是令人期待的新政。
令人欣喜的是,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同比增加12萬人。3月末,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3074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分別達到118萬人和40萬人,同比分別增加10萬人和2萬人。
就業是“國之大者”,也是“民之大事”,必須要措施硬核、行動堅決。隨著各項政策杠桿持續加力,經濟企穩回升,企業擴大用工規模,募集見習崗位不少于100萬個……多措并舉,把就業優先戰略落到實處,必將帶動就業形勢逐步改善。
您好!請登錄